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你是一个卡带收藏家,你需要定期把卡带翻出来通电一段时间。否则游戏卡带有可能会因为闪存的特性而缓慢丢失数据,最终损坏无法读取。
为什么会这样? 具体原因,你可以阅读这篇来自 gbatemp 的帖子:
https://gbatemp.net/threads/nintendo-switch-3ds-cartridge-lifespan.591607/
简单来说,任天堂从 3DS 开始,游戏卡带使用了一种叫做 XtraROM 的存储器用来存储数据。
虽然它的名字里面有“ROM”这个字眼,似乎代表着其是一种类似早期游戏卡带里的 MaskROM 的东西(一种只读存储器,程序一开始就被光刻完全“固化”在存储器中,因此寿命也能够得到保障),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XtraROM 实际上是一种 MLC / TLC 闪存,换句话说,它的工作原理其实更类似于固态硬盘或者是内存卡,只是任天堂提前给你往里面灌好了游戏,通过不暴露写入端口的办法让其在主机侧看上去是“只读”的罢了。
而由于闪存的特性原因,固态硬盘 / 内存卡天生存在着长时间不通电而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 (3DS 这边内存卡长期不通电而数据损坏,进而牵扯到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数不胜数,想要避免也是建议长期通电),这一问题一样适用于 3DS / Switch 的游戏卡带。虽然 XtraROM 标称可以在 85 °C 的环境下保存 20 年,但如今 3DS 已快达到这个限度,且已经有大量卡带损坏的报告,并未达到其标称的时间。
为什么一定要“定期通电一段时间”? 这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所在了。
很显然,3DS 是一部从发售到如今已有十几年历史的主机,如果没有任何一点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办法, 那么卡带返修的问题将数不胜数。
实际上,任天堂也明白这个问题。于是在对于 3DS 系统泄露源码的分析中,确实发现了主机会定期向卡带发送刷新指令以使卡带维护数据完整性的代码。卡带将会在每次读取 10k 扇区或者每 3 毫秒定期维护卡带中的内容,通过纠错算法自动修正卡带中的内容。但是,很显然,算法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纠正一定程度的错误,一旦遇到了很严重的数据丢失,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Switch 的卡带也使用了 XtraROM 这一技术,且其的系统本身就是由 3DS 进化而来,故此情况大概率也适用于 Switch。
3DS 卡带的修复 由于这一指令的存在,使得更加频繁地发送刷新指令以修复损坏的卡带成为了一种小概率的可能。
参考请见:
https://gbatemp.net/threads/corrupted-cartridge-fixer-release.628539/
总结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既然这么麻烦,与其买个定时炸弹禁锢自己,那还不如直接买数字版(钥匙卡)的游戏这样子吧?
实际上来说,由于游戏卡有着便于交换且可以出二手回血的特性,其仍然有着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且由于主机平台是会停运的(参考近期的腾讯 Switch),选择数字版游戏实际上也是半斤八两。
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玩家而言,其实并不会关心这些东西,只要能够在主机的生命周期内玩到游戏,选择卡带还是数字版游戏,玩到的内容其实都并无二异。
但是,对于想要长期收藏游戏的玩家来说,这会成为一种需要长期维护的负担。
就我个人而言,不建议你收藏 3DS 以后的任天堂卡带。因为它们真的会自己慢慢坏掉。
可能你会你想在以后(时间跨度大概是5-10年以后)的某个时候也能够玩上从前的游戏吧?其实可能到时候也不一定需要卡带了。
对于正版用户来说,任天堂可能会提供官方的 Virtual Console 以让你能够重温游戏。而对于无论正盗无所谓的用户来说,会有人整理好有关的资源,存放在互联网中的某个角落的,这也算是变相地使游戏“永久”地保存下来了。
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继续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时间会解答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