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我是老张,又来跟大家唠嗑!咱聊聊“电传”这玩意儿,说实在的,现在年轻人可能都没听过,但当年可是个时髦词儿。

想当年,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公司跟国外有业务往来,那时候可不像一个邮件就搞定。那时候,要跟国外联系,就得用电传。我对这个“电传”也是一头雾水,心想这啥玩意儿?

记得第一次接触电传,还是我们部门的老王带我去的。他让我跟着他去公司专门的电讯室,那地方可神秘,进去一看,嚯,一台像是老式打字机的东西,噼里啪响个不停。老王告诉我,这就是电传机,也叫电传打字电报机。当时我就震惊,这玩意儿能把信息传到国外去?

老王先是教我怎么开机,然后怎么输入信息。那可不是像现在用电脑打字这么方便,得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而且得特别小心,敲错就得重来。更麻烦的是,还得用专门的电传纸,那种纸特别薄,一不小心就撕坏。我当时手都敲麻,才勉强把一封简短的电报稿子给弄

稿子弄好之后,还得交给专门的电讯员,他们会把稿子翻译成电码,然后通过电传线路发出去。那时候,发一封电传可贵,按字数收费,所以我们写电报稿子的时候,都得字斟句酌,力求用最少的字表达清楚意思。为省钱,我们还学会不少缩写,比如“ASAP”表示“尽快”,“FYI”表示“供参考”。

后来传真机开始普及,电传就慢慢被淘汰。传真机比电传方便多,可以直接把文件扫描过去,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再后来互联网来,电子邮件更是方便快捷,电传就彻底成时代的眼泪。

不过说起电传,还是挺怀念的。那时候,虽然效率不高,但是大家都特别认真,特别珍惜每一次沟通的机会。而且电传也算是见证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历程。

虽然电传已经不用,但是“电传”这个词还保留下来,一般指用传真机或计算机传送文字、图像等。下次再听到“电传”这个词,可别以为是啥高科技,就是个老古董!

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儿,下次再跟大家分享我那些老掉牙的实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