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層
编辑
最簡单的電子分佈,以電子層由內至外來算,即是,距离核子的第n層電子層,可容納最多2n2个電子。(電子層數即主量子數n。)
由內至外電子層次序
電子層符號
主量子數
n
{\displaystyle n}
亞電子層數目
可容納電子數目2
n
{\displaystyle n}
2
1
K
1
1
2
2
L
2
2
8
3
M
3
3
18
4
N
4
4
32
5
O
5
5
50
(註:雖然第三、四、五層的電子層可容納電子數目分別為18和32和50,但是它們通常未擠滿電子。例如鉀(K)原子有19個電子,第一層(1s)有2個,第二層(2s2p)有8個,第三層卻不是放進9個電子,而是第三層(3s3p)只放進8個電子,在第四層(4s)再放進1個電子。)
電子亚層
编辑
電子層可再細分成亞電子層,其中又以形狀分成五種(隨新元素之發現,往後可能會有第六種),亞電子層也正是原子軌域的集合:
由內至外亞電子層次序
亞電子層名稱
角量子數
l
{\displaystyle l}
形狀
軌域數目
電子數目
字母意思
1
s
0
球形
1
2
s指Sharp,锐系光谱
2
p
1
啞鈴形或吊鐘形
3
6
p指Principal,主系光谱
3
d
2
雙啞鈴形或吊鐘形
5
10
d指Diffused,漫系光谱
4
f
3
四啞鈴形或吊鐘形
7
14
f指Fundamental,基系光谱
5
g
4
八啞鈴形或吊鐘形
9
18
g名稱開始依字母排列
6
h
5
未發現
11
22
h名稱開始依字母排列
電子層一覽
编辑
s(l = 0)
p(l = 1)
d(l = 2)
f(l = 3)
m = 0
m = 0
m = ±1
m = 0
m = ±1
m = ±2
m = 0
m = ±1
m = ±2
m = ±3
s
pz
px
py
dz2
dxz
dyz
dxy
dx2-y2
fz3
fxz2
fyz2
fxyz
fz(x2-y2)
fx(x2-3y2)
fy(3x2-y2)
n = 1
n = 2
n = 3
n = 4
n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n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註:為方便理解,在上表中s軌域的圖是切開一半的。
1s軌域是最靠近原子核的電子軌域,最多可容納两个电子。
原子軌域間的互相作用可形成更複雜的混合形狀,例如在烷烴中的混成軌域。
前五大原子軌域形狀(1s、2s、2px、2py以及2pz),不同顏色區別波函數的不同相位。
(亚電子層的「級數」即角量子數
ℓ
{\displaystyle \ell }
,以s軌域為0開始依序增加。)
軌域
编辑
亚電子層中再分的電子組合,一個軌域只能容納一對電子。在亞電子層內,軌域數目必為奇數,如下表所示。每個軌域以磁量子數
m
{\displaystyle m}
代表。
由內至外亞電子層次序
亞電子層名稱
角量子數
l
{\displaystyle l}
軌域數目
電子數目
軌域的磁量子數
m
{\displaystyle m}
1
s
0
1
2
0
2
p
1
3
6
-1, 0 , +1
3
d
2
5
10
-2, -1, 0, +1, +2
4
f
3
7
14
-3, -2, -1, 0, +1, +2, +3
5
g
4
9
18
-4, -3, -2, -1, 0, +1, +2, +3, +4
6
h
5
11
22
-5, -4, -3, -2, -1, 0, +1, +2, +3, +4,+5
電子
编辑
每個軌域裡最多有2個電子。當正好有兩个電子處於一個軌域時,該對電子的自旋方向必定相反。電子在原子軌域中的自旋方向是自旋量子數
s
{\displaystyle s}
,只有+1/2(↑)和-1/2(↓)兩值,即「上旋」和「下旋」之分。